紅棗
一.??????紅棗產業概述
棗樹是鼠李科棗屬植物,喜渥喜光,對土的適應能力很強,棗樹的果實稱為棗,屬于核果類水果,除供鮮食外,可制成紅棗、蜜棗、棗泥、棗酒、棗醋等。紅棗主要具備以下特點;
1.紅棗類多
棗的品種繁多,《中國果樹志.棗卷》中共載入棗品種700余個。根據果實大小劃分,紅棗分為小紅棗和大紅棗。小紅棗包括金絲小棗、雞心棗、無核小棗等品種;大紅棗包括灰棗、駿棗、板棗、壺瓶棗等品種。根據果實形狀劃分,紅棗分為長棗、圓棗、小棗三類。
2.紅棗營養成分高
紅棗富含維生素C,維C含量相當于蘋果的70-100倍,素有“天然維生素丸”之稱。紅棗富含人體必需的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粗纖維、各種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,且含量高于其他果品。
3.紅棗應用價值高
棗的應用價值高,可細分為食用價值、藥用價值、園林價值、生態價值和其他價值。食用價值體現在棗提供的熱量與小麥、稻谷和豆類相當,故紅棗也被歸為木本糧食之一。藥用價值體現在棗能調補中焦健脾益氣、養血安神、緩和藥性。園林價值體現在紅棗不僅具有經濟價值,還具有枝奇、葉繁、花盛、果多為一體的觀賞價值。生態價值體現在棗樹耐干旱、耐鹽堿,適栽區域廣泛。在偏遠山區、丘陵等地帶紅棗產業將有效起到防風固沙、調溫調濕、保持水土、減弱噪音的作用。
(二)紅棗產業鏈構成
紅棗產業鏈適分為4個環節,分別是紅棗種植、紅棗收購、加工生產、終端消費??傮w來看,紅棗產品加工水平較低,紅棗產業鏈較短。
我國紅棗種植呈現三個顯著特點:一是種植區域集中度較高;而是種植面積及產量呈快速上升趨勢;三是灰棗品種優勢較為明顯。新疆已經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紅棗產區。
紅棗收購環節,主要由各類加工企業負責,紅棗加工企業向棗農、合作社采購紅棗通貨作為下一步加工生產的原料。
加工生產環節主體由各類加工企業構成,從事紅棗的粗加工和深加工。該行業屬農副產品加工行業。
銷售主體主要由加工企業、商超、電商、批發市場構成,負責紅棗產品的營銷。
二.??????紅棗生產情況
紅棗的生產和分布情況可以概括為“世界紅棗在中國,中國紅棗在新疆”。我國棗樹種植面積及產量居世界第一,占世界棗種植面積及產量的98%以上。2005年以來,我國棗樹種植面積及紅棗產量呈現不斷上升趨勢。紅棗產量方面,2017年全國紅棗(干重)產量為562萬噸,較2005年增加390萬噸,十二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.36%。
目前,國內棗樹種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,并以新疆、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河南、陜西、遼寧、甘肅等省區為主。近年來,由于具備規?;N植、適宜生態條件等優勢,新疆的紅棗栽植面積和產量增長迅猛,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化紅棗種植基地。截止2017年,新疆棗樹種植面積逐漸穩定在40-50萬公頃左右的水平,紅棗產量逐步穩定在270萬噸左右的水平。
從品種來看,灰棗品種優勢較為明顯。按品種劃分,新疆灰棗總產量約為173萬噸,駿棗總產量為90萬噸,其他棗品種總產量為11.7萬噸。新疆灰棗占全疆紅棗總產量的62.9%,駿棗占32.7%,其他棗品種占4.2%,全疆范圍內灰棗與駿棗產量之比約為2:1.
三.??????紅棗消費情況
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、老齡人口的增多以及視頻保健知識的普及,我國居民對紅棗等營養保健食品的消費需求越來越旺盛,紅棗及相關產品的市場需求快速增長。表觀消費量有2009年的238萬噸,增加到2017年的562萬噸,增加了136.13%。就國家統計局·數據,紅棗人均消費量在2009-2017年間持續增長,人均消費量從2009年的1.78千克增至2016年的4.04千克,年均增長率10.72%。紅棗人均消費量保持快速增長,后續有巨大發展空間。
紅棗消費季節性特征鮮明。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紅棗的銷售旺季,主要原因一是紅棗在秋季大量上市刺激了消費欲望;二是隨著秋冬季天氣的轉冷,人們對鮮果需求下降,而營養價值較高的紅棗作為滋補品的消費需求增加;三是紅棗具有“紅紅火火”的寓意,隨著傳統重大節日如中秋、元旦及春節的相繼到來,寓意良好的紅棗消費逐步走高。每年的4*-9月是紅棗的銷售淡季,主要原因:一是春夏季水果品種豐富,紅棗的替代品較多,二是天氣轉熱,人們更傾向于選擇鮮嫩多汁的新鮮水果。
四.??????紅棗價格分析
(一)紅棗價格走勢
從長期趨勢來看,紅棗價格波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。1998年-2006年;紅棗生產者價格較為平穩,基本維持在5000-6000元/噸。2006年至2011年:紅棗生產者價格出現快速增長趨勢,從2006年的6450元/噸上漲至2011年的35266元/噸,價格接近翻了5.5倍。2011年至今:紅棗的價格呈現持續下跌的趨勢。至2019年,滄州紅棗交易市場符合紅棗期貨基準交割品要求的紅棗價格僅為9000元/噸左右。
(二)紅棗價格周期性分析
從紅棗價格短期波動特征來看,整體季節特征明顯。在一年的周期內,紅棗最高價格一般出現在1-3月。達到最高點后,紅棗價格小幅下降,直至第三個季度的水果旺季,達到全年度的谷底。隨后紅棗價格開始震蕩回升,到12月隨著不同種類紅棗相繼大量上市,又進入第二個谷底,繼而開始緩慢上漲到年末及次年的1-3月,呈現出“春冬高,夏秋低”的價格趨勢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夏秋季節水果種類豐富,紅棗的替代品較多,人們更傾向選擇新鮮時令水果。紅棗的消費需求減少,導致紅棗銷售價格開始下跌。此外紅棗屬于滋補型產品,春冬季節的需求較高,同時端午節、中秋節和春節等傳統節日期間紅棗的消費需求也較大。
五.??????標準合約
交易品種 | 干制紅棗(簡稱“紅棗”) |
交易單位 | 5噸/手 |
報價單位 | 元(人民幣)/噸 |
最小變動價位 | 5元/噸 |
每日價格波動限制 | 上一交易日結算價±5%及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管理辦法》相關規定 |
最低交易保證金 | 合約價值的7% |
合約交割月份 | 1、3、5、7、9、12月 |
交易時間 | 每周一至周五(北京時間法定節假日除外) |
最后交易日 | 合約交割月份的第10個交易日 |
最后交割日 | 合約交割月份的第12個交易日 |
交割品級 | 見《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割細則》 |
交割地點 | 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|
交割方式 | 實物交割 |
交易代碼 | CJ |
上市交易所 | 鄭州商品交易所 |